盐碱地

沿海种植苜蓿草:破解盐碱地困局,激活生态经济新引擎

在中国1.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,分布着超过1400万亩滨海盐碱地。这些土地因高盐、板结、贫瘠的特性,长期被视为农业开发的“禁区”。然而,近年来以紫花苜蓿为代表的耐盐牧草,正在沿海地区掀起一场“绿色革命”。从江苏盐城到河北黄骅,从山东东营到天津滨海新区,苜蓿草的规

盐碱地 苜蓿 苜蓿草 盐碱地困局 种植苜蓿草 2025-11-15 19:22  3

农民又立大功!德州62岁老人种出4米棉花树,1棵抵10棵产量

山东德州62岁农民程木兴,用六年时间把棉花种成了“树”——4.26米高,比一层楼还挺拔,主干粗如手腕,单株结出136个棉桃,是普通棉花的10倍产量。更惊人的是,这“棉花树”能多年生、耐盐碱,把荒地变成棉田。当城市里讨论“创新”总绕不开实验室和代码时,一位老农蹲

老人 德州 盐碱地 棉花 农民 2025-10-31 17:31  3

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李玉义一行赴白银试验站调研

日前,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李玉义,科研攻关部部长杨学武、副部长郑波,综合事业部副部长尤祥伟一行,赴我院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白银试验站调研,检查指导试验站布设的盐碱地改良和利用田间试验。我院土肥所党总支书记、所长、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

盐碱地 白银 李玉 白银试验站 试验站调研 2025-10-31 14:03  3

盐碱地整治,“白色沙漠”变“金色粮仓”

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东营市利津县盐碱地整治项目地处黄河三角洲,当地由于土壤盐碱化程度深、土地保水保肥能力差,地表常年白茫茫一片,被周边村民视为“白色沙漠”。项目盐碱地治理面积达2000亩,治理完成后将有效推动农业增产增效、农民增收,稳定地区粮食供应,对巩固拓展乡村

沙漠 刘亮 盐碱地 土壤含盐量 碱蓬 2025-10-29 11:03  4

东营:种源与技术双创新 盐碱地上“中黄357”喜获丰收

专家组一致认为,“中黄357”集耐盐、耐旱、抗倒伏等特性于一身,携带重要的耐盐基因GmSALT3,耐盐碱特性突出,在本次测产中产量表现亮眼,增产增收效果显著。该品系为加快我国盐碱地利用提供了重要种源,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建议加快该耐

创新 盐碱地 东营 黄淮海 种源 2025-10-29 08:35  3